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很多老人青睐。2017年11月,北京市唯一一个共有产权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双桥恭和家园竣工,并于2018年4月正式推出养老居室现房。对于这种产权居家养老社区的新尝试,很多老年人甚至是即将步入老年期的中年人都非常感兴趣。
近三年来,这里的入住率不断攀升,截至本月15日,机构入住率达85%,社区入住率达75%,服务老人数超过400人,老人的平均年龄达到79岁。今年,社区在专业社工服务的基础上,引进了G.O(社群活动组织者)团队,动员老人参与社区共建,共同打造他们的理想老年社区。
老有所为 老人生活更充实
“搬到这里后,我的生活比上班时还要‘忙’。”
73岁的张侠于2018年3月购入双桥恭和家园的住房,现在,她不仅在这里摄影、唱歌跳舞,还担任朗诵组和书画组的组长,在上周正式启动的“美好生活设计会”项目中,她还被聘为“活动委员”。
对于现在的生活,张侠很满意,还幽默地表示,生活太“充实”,因为比上班时还要忙。

张侠在这里培养了很多爱好,书画就是其中之一
张侠属于双桥恭和家园较早入住的一拨老人,经历了朗诵组从无到有的组建过程。她责任心很强,备受组员拥戴,因而从朗诵组组建初期就成为了组长。
起初,朗诵组只是入住这里的老人自娱自乐的一个兴趣班,但恭和家园为朗诵组聘请了一名专业老师后,大家的干劲更足了。现在朗诵组20多名成员中,年龄最大的已经90岁了,老人不仅积极参加线下活动,一有机会还要学习如何使用微信,完成老师布置的线上作业。
“我们所有的组员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就拿那位90岁的组员来说吧,对待作业态度非常认真,经常问我如何能够更好地完成作业,就连孙子来探望时也不放过学习机会,抓紧向孙子咨询微信的使用方法。这不,前几天在微信群里交作业,语音中还录上了与家人的对话,我们群里的其他组员听到后,都觉得又可爱又感动,钦佩其认真的态度。”张侠说。
双桥恭和家园院长王菲表示,根据入住老人提出的需求,开业至今,恭和家园开展了几十项文化娱乐服务,由专业社工、G.O团队和积极活跃的老年人共同参与,成立了朗诵小组、太极拳小组、书画交流会、打击乐小组、手工小组等,还成立了舞蹈社群、戏剧社群、乒乓球俱乐部、摄影社群、茶艺社群、绘画社群、合唱团等。
疫情防控期间,院方录制了健口操、十巧手、手工小课堂等网课,还发布“故宫直播”“云游博物馆”“国家大剧院云音乐会”“抖音直播”等线上活动,鼓励大家积极面对疫情,并及时发布辟谣信息,将员工录制的影像资料和共同抗“疫”的感人视频发给老人们,鼓励他们不惧疫情,共克时艰。
开展社群活动 老人收获的不只是比赛名次
今年6月,恭和家园在音乐、舞蹈、绘画、茶艺、话剧、乒乓球等领域引进一群年轻的G.O团队,希望在邻里关系、社群活动、社会资源链接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服务。正是在这个时候,刘洋走进了恭和家园,成为了兵乓球俱乐部的教练。
刘洋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拥有多年乒乓球训练教学经验,然而在来到恭和家园担任G.O之前,他没有想到会和这里的老人成为忘年交,甚至成为家人。
87岁的陆正(化名)来到恭和家园有一段时间了,可他不太喜欢参加活动,偶尔参加也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不怎么说话。在兵乓球俱乐部刚开始进行训练时,岁数较大的他一直在角落边看着大家训练,“我最初就是想在旁边看看,打发时间。”陆正说。
刘洋观察到了一直在旁边观看的陆正,他鼓励老人也加入试试。
“不不,我岁数大了,打不了。”
“没关系,我陪您打,您试试吧!”
就这样,陆正在刘洋的指导下拿起了球拍,刘洋为他送球。多年没有拿起球拍的他,再次打乒乓球竟然接下了十几个球,他格外开心。自那之后陆正开始期待俱乐部的活动,也逐渐与周围邻居打开了话匣子,邻居们都说他像变了个人一样。
今年7月,兵乓球俱乐部举行了一场比赛,其中的第二节比赛,陆正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第四名,他笑称自己是“老头冠军”。
在刘洋的眼里,这些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并不仅仅是自己的学员,更像家人,他会陪他们选购心仪的球拍,为他们一点一点粘球拍;也会在比赛结束后,一起去俱乐部队员的家中包饺子,开心地聚餐。
王菲表示:“社群的内核是‘热爱’,是‘和有趣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儿’。这也是在招聘G.O时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的目的是用专业的G.O团队作为社工、养老护理员的补充,改善老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品质,调节他们的生理、心理、精神状态,这其实是最好的康养干预。”

今年社区举办了中秋家宴,不少老人从家中拿出了自己的“招牌菜”,
与邻里一起共度佳节
11月21日,恭和家园启动了“美好生活设计会”项目,当天设计会的顾问委员会、文化委员会、活动委员会和服务委员会成员分别与大家见了面,得到了大量业主的支持,因为委员们均来自社区的业主代表,群众基础好。今后他们将对设计会组织体系、发展方向,家园中养老、医疗、健康、餐饮,邻里活动、社群活动、人文交流活动,社区公约、党建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建言献策,通过共建、共治、共创、共享机制,建设社区生活。
服务有保障 全家搬进养老社区
2018年9月,苏小慧带着90多岁的母亲,与爱人一起来到恭和家园生活,她形容这里是自己理想中的养老社区。
“有一天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恭和家园的介绍,当天下午我就和爱人来这里看了一下,当即决定买这里的房子。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理想中的养老社区,是我想要的把养老服务搬进自己家里的感觉。”苏小慧说。不久,她与爱人商量后,又为公公婆婆在这里租了一套公寓,让他们也搬到这里一起生活。
在恭和家园,苏小慧97岁高龄的母亲享受到了便捷的养老服务。苏小慧说:“在这里生活,医疗条件是有保障的,针灸、红外线理疗都很便捷,中药也是煎好了送到房间。夜里有任何不适,只要按紧急呼叫键就可以,让我很踏实。”
王菲表示,恭和家园的社区和居家服务与其他社区养老、居家上门服务不同,不仅提供社区居家单项单点的助餐、助浴、助洁等生活照料服务,还形成了一套和机构养老趋同的完整服务体系。
“我们把咨询、膳食、送餐、教育、生活照料、老年护理、协助医疗护理、医疗、陪同就医、康复、心理支持、安全保护、休闲娱乐、委托陪伴、环境卫生等服务,均纳入到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的服务体系之中。”
医养结合是很多人选择恭和家园的一个重要原因,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卢硕介绍,目前站内有4名主治医师、1名中医师、1名中医技师、3名护师、3名护士,与双井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拥有中西医专家团队以及专业的康复和理疗设备等,已经与朝阳急诊抢救中心、垂杨柳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满足患者紧急救助需求。
去年8月,卫生服务站取得了医保资格,医疗服务条件进一步提升。开设科室有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诊室、检验室、治疗室、药房等,可提供多项基础医疗服务,如慢病管理、代煎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理疗、常规化验、打针输液、取药等。
为您解答
张女士今年53岁,目前与80多岁的母亲一起生活,多年前她就关注到了恭和家园的共有产权养老社区,但她仍有一些疑问,对此,记者邀请恭和家园院长王菲进行了详细解答。
购买共有产权房有什么要求?房子以后可以买卖或继承吗?
对此,王菲介绍,恭和家园的入住条件是住户中至少有一位60周岁以上,并经评估后建立信息档案,报区民政局备案。
恭和家园的共有产权养老公寓只要符合北京市户籍、外地连续60个月纳税或社保即可购买。房子产权可以继承,也可以转租、转售,但居住95%产权部分在转租、转售过程中仍必须签订相关产权共有协议,产权由乐成养老公司与符合条件的购买者按份(按5%、95%份额)共有,共有人之间依据《物权法》达成该居室仅用作养老服务用途的协议约定。
在这里买房可以享受到哪些服务?如何保障业主获得服务的延续性和品质?
王菲介绍,与其他养老机构不同的是,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融合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每个房间均配有24小时紧急呼叫响应器。除此之外,还配有生活管家、活动管家、健康管家、餐饮管家的一站式服务,包括日间巡视、维修、家属联络、代收快递、代叫车辆等24项服务。
社区由养老居室、长期照料床位、社区卫生服务空间和公共空间四大主体部分构成。长期照料床位、社区卫生服务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占项目总面积40%,由乐成养老长期持有经营,产权不得分割转让。换句话说,社区业主可能因为继承、转让、出租而更换,而乐成只能为社区持续提供养老服务,保障了服务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