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社区食堂,“智慧餐盘”暖心又暖胃
社区食堂是什么?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需求,上海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包括建设一批解决老年人就餐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今年上海就将新增200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社区食堂,就是上海鼓励发展的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的重要场所之一,由街道统筹,开在居民家门口。在解决老人就餐需求之外,部分社区食堂也面向社会开放,为周边人群服务。
上海人做事精细,一些社区食堂近年办得风生水起,还出现了网红现象:老年人、年轻人排队来吃,高峰时一座难求,部分菜品、点心要限购……今天,和小编一起去探访这些网红食堂。
图片坐标:普陀区
食客必点:土豆红烧鸭(16元)、茄汁鱼片(19元)、红焖牛肉(23元)
秘制土豆烧鸭、正宗江西瓦罐汤……不到10元就吃饱了
在一家美食点评网上,位于曹杨路926号的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社区食堂收获了近30个“四星半”评分(满分五星)。这个从2019年起为周边社区居民和园区白领提供早、中、晚三餐堂吃和订餐服务的社区食堂,营运至今,已成为许多老人和青年人的用餐首选。评论里,不少食客不光附上了可口的饭菜照片,还不吝溢美之词:“卫生又好吃”“品种超多”“自从开了这家店,再没吃过单位食堂”……每天,这里至少要接待食客800余人次,社区老人占到其中近四分之三。为什么一家社区食堂可以这么受欢迎?
宽敞的用餐区,摆放着数十张木质餐桌,柔和的吊灯配合着蓝绿色的背景墙,让整个空间看上去更像是一间精致的咖啡馆。
午饭时间,头发花白的叔叔阿姨面前大都摆放着荤素搭配的菜肴。其中一位阿姨说,她买了一份素菜3元,一份小荤5元,菜量都不小。再加一碗例汤,不足10元,足够吃饱了。社区食堂每日提供18种菜品,其中8种主菜菜品,另配有10种小荤和时蔬菜品,保证每天菜品种类的多样性。食堂还兼顾少数民族及特殊人群对菜品的要求,每餐都加入了可供选择的牛、羊肉类菜品。
几位年轻女孩强烈“安利”16元一份的土豆红烧鸭,“感觉里面放了特殊的香料,吃起来非常清香,而且鸭肉厚实。”不光这一道菜,19元的茄汁鱼片,23元的红焖牛肉等,也都位列社区食堂“最受欢迎十大菜品”,来得晚了就会断供。
而武宁片区社区食堂最受欢迎的菜肴,莫过于营养砂锅和瓦罐汤。据厨师介绍,他们专门从江西南昌“遇见江西菜”饭店请来瓦罐师傅,传授了瓦罐汤的制作技艺。可别小瞧这一碗汤,里面放入了枸杞、当归、莲心等滋补品,并经过8个小时熬制才出炉,备受老年人的喜爱。
去年以来,为了让食客免于在疫情期间排长队,食堂特地推出了自助结算的智慧餐盘。只要把选好的餐盘放在结算台上,就能自动显示菜品总价,如果预先录入人脸信息,还可以使用便捷的刷脸支付。此外,面食区域也将人工叫号改为电子牌叫号。
而针对曹杨新村街道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还可以向居住地所属居委会进行登记申请,开通“益卡通”服务。这张卡将老人的人脸信息与敬老卡互相绑定,老人无须再用现金结账,也免于不会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的尴尬。
此外,“益卡通”还有老年助餐服务功能,老人不光可以享受满15减3元的优惠,还可以坐在家里动动手指下单,社区食堂会将暖心午餐送上门。截至目前,曹杨新村街道已有7000余人登记了“益卡通”服务。
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社区食堂
曹杨路926号
面向社区居民和园区白领
提供早中晚三餐堂吃和订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