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出台国内首个长护险的“团体标准”!
区医保协会发布的《上海市长宁区长护险居家服务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近日正式出台。这是目前国内首个长护险居家服务管理的团体标准。
长宁区长护险试点三年多来,在改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上取得积极成效。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长宁区现有居家护理服务机构21家,居家护理员1726人,社区居家照护人数15524人,月均累计护理时长46万小时。
如此庞大的护理需求,需要专业的服务机构、职业化的居家护理员等等。但由于涉及的点多、面广、链条长,长护险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监管难度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因而,《规范》精准定位了长护险服务内容: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每2年复验一次;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在接到参保人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制定护理服务计划;提供长护险服务的人员,应当是执业护士或参加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职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护理服务人员不提供家政等其他不在长护险范围内的项目……有了统一的标准,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监管部门都有了科学的依据,对提升服务水平、增强长者幸福感意义重大。
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所谓‘团体标准’,是为了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我们会引导区内提供长护险服务的护理机构执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流程、人员管理等方面,护理机构也可以参考《规范》中的有关标准。同时,如果在长护险服务过程中存在纠纷、矛盾,老年人投诉也有据可依。”
下一步,长宁区医疗保障局将围绕《规范》,科学、规范打造区内长护险服务平台,并督促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及时将护理服务人员纳入信息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