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横沙乡开了一个特别温馨的学习班
“大家都学会了怎么打电话、接电话了吧,有不会举手。”上午9点,在横沙乡东兴村的村委会里,老年人智能手机学习班准时开课了。台下坐着满满当当的银发学员,个个眯起眼睛认真地学习着使用智能手机的技巧。

这堂智能手机学习课程,是今年横沙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开设的。送学到村,目的是让“银发族”也能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步伐。“现在,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的现象很普遍,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对老年人来说用机却越来越难了。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有不少老年朋友反映,自己没有健康码哪里都去不了,特别不方便。”主讲老师陈晓玲说。在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老年人希望融入社会的心情很迫切。

课堂上气氛热烈。“大家看,微信下载好以后,第一步需要用自己的手机号先注册,就是在这个空格里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陈晓玲在讲台上用大屏幕为学员们讲解着,另一边,她的搭档刘水新就坐在学员们中间,手把手地教学。“爷爷奶奶的年纪大了,光说可能他们还是一知半解,理论之外,领着他们实际操作会更有效果。”刘水新说。
“我现在已经学会了手机拍摄,还会发起视频聊天了。”学员崔奶奶说。第一次上课,崔奶奶就把原先使用的老年手机换成了智能手机。“我也得跟上时代,还是智能手机好用,不用打电话就能联系到人。孩子们在家里都装好了网络,打开微信就能看到对方,很方便。”崔奶奶说。
带来的便捷可不只是“免费可视”电话而已。对学员袁中芳来说,学会了“玩”手机,就等于获得了一条快速通道。原来,袁奶奶与老伴年老多病,每隔一周就要去医院看病配药。今年疫情发生后,没有健康码的袁奶奶要去医院就变得困难起来。她只能选择在医院门口排队等候,待填写完各项资料后,才能进入医院。上了培训课后,袁奶奶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健康码。“现在,拿出手机亮个码就能进门,方便多了。”
时髦的袁奶奶甚至还玩起了朋友圈。“你看,这是我原来的学生,他在北京工作,你看他发的照片,北京的秋天真好看。”袁奶奶边说着,边打开她的朋友圈展示。虽然现在还不会发朋友圈,但已经学会用手机拍照的她,下一步也打算尝试一下。
“今天,高度的数字化让老年人与社会之间产生了一道‘数字鸿沟’,而智能手机应该成为填平这道鸿沟的工具。”陈晓玲说。除了教会老年人如何使用微信,如何用手机生成健康码外,未来横沙乡还将在多个村居开办智能手机使用的技能提升班,传授手机摄影、短视频拍摄、编辑技巧等,让老年人也能够与年轻人一样享受数字生活所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