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上海市及各区养老诈骗问题举报方式公布
日前,上海召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畅通举报渠道、广泛接收群众举报线索等要求。为发动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本市及16个区已开通群众举报养老诈骗问题的渠道。群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举报:
一、上海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举报方式
来信举报:上海邮政A03067信箱,邮编200030;
互联网举报:
shshb2018@126.com。
二、各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举报方式
1. 浦东新区。来信举报:上海市浦东新区A001信箱,邮编200135;互联网举报:
pudongsaoheichue@163.com。
2. 徐汇区。来信举报:上海市漕溪北路336号3号楼1713室,邮编200030;互联网举报:
zzs@xh.sh.cn。
3. 长宁区。来信举报:上海市长宁路599号17号楼506室,邮编200050;互联网举报:
changningsaoheiban@shcn.gov.cn。
4. 普陀区。来信举报:上海市大渡河路1668号5号楼4楼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邮编200333;互联网举报:
zfwsaohei@shpt.gov.cn。
5. 静安区。来信举报:上海市胶州路415号2号楼102室,邮编200040;互联网举报:
jashb2018@163.com。
6. 虹口区。来信举报:上海市飞虹路518号413室,邮编200086;互联网举报:
hkqzzb@163.com。
7. 杨浦区。来信举报:上海市惠民路800号3号楼1911室,邮编200082;互联网举报:
ypzfw@126.com。
8. 黄浦区。来信举报:上海邮政01-016信箱,邮编200001;互联网举报:
hpshce@126.com。
9. 闵行区。来信举报:上海市中春路4099号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邮编201199;互联网举报:
mhdjylzp2022@163.com。
10. 宝山区。来信举报:上海市密山路8号,邮编201999;互联网举报:
zfwbaoshan@sina.com。
11. 嘉定区。来信举报:上海市永盛路1300号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邮编201821;互联网举报:
qusaoheiban@jiading.gov.cn。
12. 金山区。来信举报:上海市金山大道2000号1号楼1606室,邮编200540;互联网举报:
jszfw@jinshan.gov.cn。
13. 松江区。来信举报:上海市园中路1号1018室,邮编201600;互联网举报:
sjzfwzzs@163.com。
14. 青浦区。来信举报:上海市公园路100号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邮编201700;互联网举报:
shqpqshb@163.com。
15. 奉贤区。来信举报:上海市A49902号邮政信箱,邮编201499;互联网举报:
fxshb2018@163.com。
16. 崇明区。来信举报:上海市崇明大道8188号区行政办公中心1号楼313室,邮编202150;互联网举报:
cmshce@163.com。
欢迎广大群众积极举报养老诈骗违法犯罪问题,对相关举报我们将严格保密,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线索经查证属实,将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揭穿这些养老诈骗套路
“养老诈骗”滋生于各类针对老年人的涉诈APP、非法养老服务机构、房产商虚假宣传、非法保险机构“代为投保”、涉老旅游项目和艺术品经营、无资质医疗机构擅自诊疗、涉老“保健品”、非法集资等乱象当中。
常见的诈骗手法有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等。
“养老诈骗”的惯用手法有哪些?
1. 提供“养老服务”:犯罪分子可能以免费派送米面粮油、组织免费旅游等推销手段吸引老年顾客参加所谓正规医疗机构的“免费体检”,由无资质的“医疗人员”假意“体检”,在所谓的“体检”过程中夸大一般老年人常见的“三高”等慢性病的严重后果,在老人陷入恐慌之后以提供高额诊疗服务等手段进行诈骗。
2. 投资“养老项目”:犯罪分子可能以召开推荐会、假称集资兴建“养老院”、“养老公寓”的形式,同时许以高额返利并可终身免费入住,诱骗老年人掏出钱款入股“养老项目”,但钱款早已被犯罪分子挥霍。
3. 销售“养老产品”:犯罪分子常常使用免费礼品和讲座诱导、一对一“亲情”服务、“超高回报”利诱、虚构“养生学大师”授课等伎俩,同时假称正规机构、正规经营,骗取老年人的信任,最后偷换概念,使用保健品冒充药品,使用普通食品冒充高价保健品,甚至使用“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冒充所谓的“养老神药”,以骗取老年人的财产。
如何识别、预防“养老诈骗”?
涉及财产问题的决定,要向正规机关、企事业单位核实情况,多听家人、朋友、基层组织的意见。
“养老诈骗”手法多样,有时极难识别,需要多学习、多积累一些实用的防范技巧。例如针对“代为投保”类诈骗,可拨打12378银保监会消费者热线核实咨询;针对涉老“药品”、“保健品”类诈骗,记住看病配药要去有资质的医院、药店,药品须有“国药准字”、保健食品须有“国食健字”批号才是合法的,另可登录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保健食品产品、企业、批号等信息或直接拨打12315热线进行维权。
老年人遇到诈骗怎么办?
包治百病、投资返利、以房养老……一些犯罪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的幌子,宣传“保健品”;以高额理财收益为名,骗取老年人的投资款。如果不幸遭遇诈骗该怎么办?
检察机关建议:首先,在确认对方真实身份、资质信息及对您的信息保护措施前,勿轻易提供姓名、身份证号、住址、手机号码等公民个人敏感信息;其次,怀疑对方可能违法犯罪的,优先确保自身安全,再根据所掌握信息报警或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