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提前完成新增530张养老床位的市政府实事项目,进一步提升养老设施供给水平
目前,闵行区梅陇镇曙建养老院已结构封顶。该养老院由五幢独立建筑构成,范围东至规划曙东路、南临银泰苑、西靠莲花南路、北为金都路。作为镇政府投资的保基本养老机构,该养老院用地面积29109平方米,建筑面积70074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1366张,其中530张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指标。2022年闵行区新增养老床位项目提前超额完成。

为推进闵行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近几年来,闵行区滚动实施两轮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基本养老有保障、品质养老有选择、高端养老有市场”,设施充分均衡、便捷可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养老设施供给日趋完善。据统计,至2022年7月,闵行区养老机构床位为17416张,占户籍老年人口的比例为4.45%,超额完成市下达的3.5%指标。
规划引领,政策引逼,强化顶层设计
一方面重视规划引领,制订《闵行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明确新增31幅养老设施专项规划用地。“十三五”以来,相继完成了14幅地块项目建设,增加养老床位6818张。
另一方面强化政策引逼,制订并印发《统筹推进闵行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2019年)》,明确建立奖惩机制;印发《闵行区全面深化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为高质量推进“闵行颐养”提供发展路径。
保障基本,分类照护,确保刚性需求
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把保基本作为重中之重,并将建设任务分解到各街镇、各地块。区级层面,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置闵行区老年福利院等五家养老机构,确保保基本床位供给。街镇层面,至少有一家保基本养老机构;对于保基本床位不足的,通过向民办养老机构购买床位满足刚性需求。经过几年努力,全区已建成保基本养老床位9048张,占闵行区户籍老年人口的2.3%,超过市级2%的建设指标。
针对不同类型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在夯实保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认知障碍床位和护理型床位需求的引导。目前,全区有认知障碍专业机构两家,即闵行区北桥老年福利院,床位数为92张;闵行区浦江鲁坤养老院,床位数为252张。全区标准化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达到871张。全区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数的50%,有效保障和满足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分类照护需求。
社会补充,多元供给,满足个性服务
闵行区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改革为契机,鼓励社会组织和民营企业参与。目前,全区65家执业养老机构中,公建公营7家,占10.8%;公建民营34家,占52.3%;民建民营24家,占36.9%。

同时,积极引入和培育连锁养老品牌机构。一方面,利用存量设施,引入国内外知名养老企业在区内设立机构,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利用自持物业建设养老机构,如七宝镇的智汇坊长者照护之家、华漕镇的上海新东苑快乐家园养老社区。这些市场化项目,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改善型的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