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娃
统筹资源,打通环节,长宁关心关爱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
为进一步关心关爱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做好社区养老管理服务工作,长宁区通过建立“一个机制、两张网络、三项关爱、四个保障”,全面落实特殊时期资源统筹,全力打通关爱服务各环节,帮助老年人安然度过这波疫情。
长宁区各街镇精准排摸辖区内独居老人等困难老年群体的人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区现有独居老人14407名,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独居老人6325名。通过摸底排查,明确特殊困难群体共计16969人,并以此为基础要求各街镇通过社区养老顾问或社区干部对社区特殊困难老人进行再排查,形成各街镇的特别关注对象。
一个机制,工作落实有保障
长宁区通过落实主体责任,由分管区领导牵头,建立相应工作专班,明确责任人。区民政局、区卫健委等部门、各街镇共同参与,切实做好疫情期间社区老年人关爱工作。区民政局制定“关于做好对高龄独居等重点关爱老年群体关心关爱的工作措施”,要求各街镇积极组织居委工作人员、社区养老顾问、志愿者等按照疫情防控规定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以保障高龄、独居、纯老、失能等各类困难老人的基本生活为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每日逐一了解掌握社区独居等困难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实现应保尽保,多措并举,落实多项特色为老服务项目,多方位关注社区特殊困难老年群体。
两张网络,居家安全有护航
01、“烟感报警器”防火居家安全网
为有效保障老年人居家安全,持续提供无感化的消防安全保护方式,预防和减少危害的发生,长宁区部署落实为独居老人安装烟雾感应报警装置工作,一旦发生异常,报警信息通过云平台、短信、手机APP等多种方式通知给老人及其家属,及时采取灭火救援措施,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截至目前已在全区落实安装并提供报警服务5000户。
02、“智能水表”居家生活监测网
为做好独居老年人居家人身安全保障工作,区民政局通过协调水务公司、城运中心、各街镇居委,推进了老年人居家照护安全监测(智能水表应用)试点的应用场景建设,通过打通各平台数据,根据报警条件分析异常数据并进行推送,有效实现“发现-上报(预警)-处置(派单)-反馈”的流程闭环,有效监测了老年人的居家安全。
三项关爱,日常服务有覆盖
01、落实“老伙伴”计划志愿者结对关爱
志愿者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以每周2-3次的频率加大对结对老人的关心关爱,了解结对老人的生活需求和存在困难,宣传疫情防护知识,鼓励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目前共计关爱服务456922人次。
02、“社区养老顾问”主动关爱
养老顾问加强主动关爱,聚焦于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关心其身体状况,纾解其焦虑恐慌情绪,并将老人反馈的就医、配药、买菜等刚性需求及时联系家属或居委协助解决。养老顾问向社区高龄、困难老人主动拨打关爱电话70299个,烟感报警回访556次、市场化服务回访765次、为1000户老人入户开展养老服务包制定服务。
03、“AI语音外呼”+为老服务“一键通”智能关爱
疫情常态化下,长宁区持续发挥长宁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与平台呼叫中心的核心作用,依托长宁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优势,长宁区目前共有独居老人14407人,其中高龄独居老人6325人,通过“AI语音外呼+一键通”实现智能关爱全覆盖。其中,AI语音外呼关爱电话12月以来累计服务9.8万人次,对于无法接通的老年人,平台通过人工座席确认,并将相关情况反馈街镇核实。为老服务“一键通”覆盖生活困难的高龄独居老人1320人,由后台客服定期进行电话主动关爱,对接相关为老服务资源,协助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需求。
四个保障,社区刚需有托底
01、刚需送餐到家保障
长宁区各街镇为老助餐服务场所按照“应送尽送”原则,每日提供为老助餐2215份,保障社区老年群体的助餐刚性需求。指导助餐服务场所规范做好场所消杀、食材安全、厨房员工及送餐人员的健康状况监测,并按规定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和个人防护。
02、急需药品配送保障
长宁区各街镇都成立了一支药品配送小分队,每当社区老人提出急需药品需求时,立即行动起来,想方设法解决老人的需求,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安全。
03、养老服务热线24小时保障
依托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保持24小时在线受理老人来电,畅通社区诉求反馈渠道,了解社区老年人在送餐、物资采购、就医送诊、防疫咨询等方面的需求,为有需求的社区老年人提供紧急求助及服务资源链接。12月以来,长宁区为老服务热线电话(22199999、962899)累计提供服务101438人次;其中,主动关爱9.8万人次,紧急求助389人次,非紧急求助1415人次,信息咨询476人次,生活服务1158人次。
04、防疫保障,配送防疫服务包
根据市民政局统一安排,长宁区为低保、特困、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和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发放口罩、抗原、药品、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约5800份,通过社区救助顾问、志愿者分发到困难群众手中,随防疫包附上用药提醒和温馨提示,普及推广科学防护知识,缓解其焦虑情绪,助力保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