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异地养老”,上海试点养老机构长护险费用向长三角区域延伸结算
近日,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等部门,积极发挥本市新近颁布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立法效应,坚持以异地养老的本市失能老人迫切需求为导向,以“谋定快动”的执行力抓开局,2021年新年伊始即出实招助力本市老人异地养老,启动上海市老年人入住长三角区域养老机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延伸结算试点。
上海市老年人入住长三角区域养老机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延伸结算试点明确,以本市长护险定点品牌养老机构为主体,依托其在长三角开办的养老连锁机构,实现本市失能老人长护险待遇在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的延伸。
从2021年1月起,年满60周岁以上、在本市已申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评估失能等级为二至六级的参保老年人,可以在选择入住异地连锁养老机构前,先至本市定点养老机构(含长者照护之家)提出相关申请。由本市定点养老机构负责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统一向所在区医保中心办理异地登记备案手续。经登记备案后,失能老人即可在异地连锁养老机构享受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费用的延伸结算。
这一政策举措,围绕增强本市老人在长三角异地养老时的获得感、归属感,充分考虑现阶段长护险服务的可及性和需求的迫切性,从养老机构起步,实现了长护险待遇从本市养老机构向长三角区域连锁养老机构的延伸;
这一政策举措,是本市长护险及养老服务领域政策“异地通关”的一次先行先试,既确保了长护险服务及待遇的延续性,也为本市老人选择异地养老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这一政策举措,还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加速长三角区域间养老领域相关政策和服务整合融合。
目前本市已有上海舒孝、上海亲和源等连锁品牌养老机构启动该项试点,其在长三角地区吴江、嘉兴等地的异地分支机构已纳入延伸结算范围。
市医保局、市民政局等部门将在做好试点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让入住本市养老机构长三角分支的上海失能老人尽快享受到长护险延伸政策,让异地养老的本市老人有更多获得感、归属感。
上海市老年人入住长三角区域养老机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延伸结算试点政策问答
Q:
什么是长三角区域养老机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延伸结算?
A:
指符合长护险待遇享受条件的本市失能老人,其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待遇,可从本市养老机构延伸至其所在的长三角区域连锁养老机构,实现失能老人异地享受长护险待遇,并按照本市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待遇结算。
Q:
哪些长三角区域养老机构纳入了延伸结算试点范围?
A:
为确保本市参保老人在外地养老机构照护服务的连续性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市民政局、市医保局根据此前本市发布的首批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名单,从中认真遴选了首批试点机构,已有舒孝(瑞金二路街道瑞福长者照护之家、打浦桥街道长者照护之家)、亲和源(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两家连锁品牌纳入。
后续养老机构名单将通过上海市医疗保障局网站(
http://ybj.sh.gov.cn)、上海市民政局网站(
https://mzj.sh.gov.cn)以及福荣链平台(
http://bbs.frhll.com)等网站动态更新,方便市民查询。
Q:
老年人如何办理长护险费用延伸结算?
A:
在本市已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符合本市长护险待遇享受条件的失能老人,可向本市定点养老机构进行长护险延伸结算申请。具体为,失能老人在选择入住异地养老机构前,先至该机构对应的本市定点养老机构提出相关申请,由本市定点养老机构统一办理延伸结算登记手续。
Q:
养老机构应如何做好长护险费用延伸结算工作?
A:
符合条件的本市定点养老机构应为符合上述条件的失能老人统一至所在区医保中心办理延伸结算登记手续。
对尚未经过评估的老年人,本市定点养老机构应加强引导,在老人选择入住长三角区域连锁养老机构前,主动告知其先在本市申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